top of page

【主禱文: 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】(2)

  • 羅旭生牧師
  • 2022年10月12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回應上回随筆最後的挑戰:

我們可多試為神國的事,為別人祈禱,用祈禱來服事神服事人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「日用」這希臘文字,只出現在這裡。考古學者在當時婦女購物單見此字。


此處,有兩重意義,神顧念我們日常所需的,祂提供空氣氧份、雨露,不會因有消費券向人打折扣收费,一切免費提供。祂也顧念贫困:路得在田間拾麥穗;哈拿求子得償所願……主向人施恩,我們求必要的,所需的,是神悦纳的。


另一方面,求日用飲食,猶太人自然想起貧窮困苦人,所以猶太人奉獻中,總有顧念貧苦人的一份。所羅門就曾這樣說過:「好施捨的,必得豐裕;滋潤人的,必得滋潤。」(箴言11:25)耶穌所以教導: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。


思考

生活豐足的家庭,收入並非自己「配得的」,是恩典的產物。香港近年貧富懸殊,除了政府要努力去解決,耶穌群體也扮演重要角色。恩典,總要分一些给缺乏的人。


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(意是有錢朱門肉太多,吃不完至臭,但窮人卻在外餓死)。今天香港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。主門徒為社會這問題做點事。福音對社會有改造功能。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【主禱文: 我們日用的飲食】(1)

我們祈禱,焦點常在日常生活其他事情,如: 子女入心意學校、週日找到泊車位……很少在「日常飲食」,即使不用主禱文,相信我們上茶樓,仍然可以叫到「蝦餃」・「燒賣」等,滿枱都是。 主禱文的這個祈求,對我們有什麼意義? 回歸耶穌初心,當時猶太人祈禱的主禱文,與我們的祈禱,意味有不同...

 
 
 
【願神的國降臨,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】下

副题:公元250年左右疫情下的故事 使徒行傳記錄的時期,教會帶來空前的增長。教會怎樣運作?請聽山福堂2022年9月25日李國樑牧師講道。 此随筆著墨於當時教會面對的情況。尼祿王後期及之後的罗馬皇帝,逼迫基督徒。他們誣陷信徒說,他們吃人肉,無惡不作,所以無論官員至罗馬群眾,仇...

 
 
 
【願神的國降臨,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】上

主禱文有咩用? 我們可能會問: 【神的國降臨,神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】 如果是這樣,今天世界還是一團糟?我們怎樣理解這段主禱文?我們可以怎麼樣? 正如昔日以色列人求主带領他們出埃及,求了多時摩西才出現。今天,我們巴不得主快來,收拾殘局。但主先我們做一件事:...

 
 
 

Комментарии


bottom of page